冬天来了,各地大棚种植户朋友为了保温而导致棚内湿度增加了不少,湿度的增加也会让很多病害发生,这样又会增加一笔买农药的钱。病害的防治还是以预防为主为好,那么冬季大棚病害怎么预防呢?
冬季许多种植户为了提升棚内的温度就会选择不打开通风口,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可取的,会造成棚内的湿度增大,增加病虫害的出现。大棚冬天什么时候放风,怎么放风?
分批次放风:早起太阳刚出来时,棉被卷起后1小时,我们把下风口先打开5厘米左右,放二氧化碳进去,加强作物的光合作用、排出湿气和有害气体。当棚内温度到达作物最高温度时,再开大放风口,恒定维持大棚蔬菜最佳生长温度范围。正午12点-14点时,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下调2度左右。
分批次放风:早起太阳刚出来时,棉被卷起后1小时,我们把下风口先打开5厘米左右,放二氧化碳进去,加强作物的光合作用、排出湿气和有害气体。当棚内温度到达作物最高温度时,再开大放风口,恒定维持大棚蔬菜最佳生长温度范围。正午12点-14点时,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下调2度左右。
如果棚内湿度,最利于喜温病害的出现。一旦叶子有小水渍斑点,霉毛等时,我们就可以开始确定病害侵染,要注意早期预防。在这时病原体少,控制效果好,只需要喷1-2次的保护剂,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。
阴天尽量选择中午12:00~下午2:00的时段,可以打开排气口至6-8厘米,放风时间为10-15分钟。然后及时关闭通风口,防止棚内温度过度下降。间隔30分钟后,再放出空气10-15分钟,连续2-3次,可使棚内大量有害气体排到棚外,同时有利于棚内湿度的降低,抑制疾病的发生。当寒流来临或刮风时不通风。
可以看出放风对大棚的重要性,采用智能设备实现自动放风,大大节省人力成本,通过在手机端设置好天气及作物的温度要求大棚进入自转管理模式。棚掌柜打造风棉一体,实现自动卷棉被与自动通风。
对智能大棚搭建有兴趣的小伙伴,可以点击关注、点赞、评论、留言或私信小编、进行互动吧。